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资讯
(物流城)节点对物流的意义在哪儿呢?园区的野蛮生长有到底有哪些变通之路呢?
上物流城找好专线 行业不断处于变革之中,物流前进的方向离不开网络化、综合化,而此时的园区不能再孤立生存、野蛮生长,节点的作用该早日体现。
物流节点是指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节点大到物流集群、枢纽、物流园区、停车场,小到分拨中心,自提柜等。这些节点能够帮助物流有序地进行“运动(收货)—停顿(集散)—运(派送)”。
壹
物流行业的节点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任何领域都不能再存在一个个信息孤岛,而物流更是如此,作为物流主体的公路运输,离不开综合发展的趋势。
在公路运输中,干线运输又是其复杂网络中的大动脉,物流想要跟着趋势走,干线运输便是重中之重。
◆近两年,国家不断号召经济发展要降本增效,而干线运输靠什么降本增效呢?
关于这个问题,在昨天举办的成都西部论坛中,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表示,物流行业的降本增效需要靠规模经济,靠运输规模经济。
汪鸣认为,工业把产量做大会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但是运输不是,用1辆车运和用10万辆车运的单位运输成本不会下降,甚至因为管理的幅度不够宽,运作的效率不够高,车辆越多效率越低,这也是为什么专线企业一般都很小很分散,各自为战却能活得很好的原因。
因为物流运输是网络型的规模经济,是在通道和运输枢纽构建的运输网络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运输效率提升的一种规模经济,如今在互联网跟经济融合的情况下又加进了一个运输平台,所以通道+枢纽+平台会成为运输服务创新的基本业态和模式。
而专线作为干线运输中最庞大的群体,想要转型升级,采用“大通道+枢纽+平台”的方法是关键。
这个枢纽,便有着节点的意思,在整个干线运输中承担着集散转运的作用。
贰
谈“节点为王”,多方在思考
不要小看节点的作用,所有物流活动都是在线路和节点上进行的,而节点的集散效率是影响物流效率的关键因素。
比如京东和菜鸟,为什么频繁布局仓储物流中心?因为这些仓就是商品从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个个节点,一边集一边出;为什么双方都不惜重金打造无人仓,因为节点效率的提升能够帮助整个运输效率的提升。
而在干线运输上,钟鼎创投的董事总经理董中浪认为,物流操作需要空间进行交易,进行节点转换,进行形态转变,所以,发展节点离不开对空间的规划。
目前在国家规划中,有很多所谓的节点城市,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却并没有成长出多少好的节点。
◆那么当前打造节点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呢?
对此,在西部论坛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探讨中,不少专线、区域网络以及物流园区的经营者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物流人成就好专线 ·『重庆鼎润物流COO高强』表示,园区节点的稳定性和长久性是一个难题,园区频繁拆迁不仅对专线造成伤害,整个物流行业都很痛苦。
·『四川余氏东风物流董事长余开均』认为,政府的态度对于园区节点的发展至关重要,缺乏综合性资源也是节点难以突破的瓶颈之一。
·『上海霄邦物流董事长肖征卫』则表示,对于专线企业来说,现在的园区里同质化竞争太严重,没有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提供的货源和资金支持十分有限。
·『北京源泰隆物流总经理娄凯翔』认为,随着很多城市频繁拆迁,想要找到合适的场站越来越难,如果园区能够提供商场似的联营模式,往集约化方向发展可以解决痛点。
·『石家庄鑫磊物流总经理王武军』对此的看法是,园区拆迁也是服务品质提升的关键,不仅要搬到更合适的园子里,也要通过打造信息化和标准化来提升时效和服务。
·『壹米滴答金桥物流董事长刘显付』认为,以现在的土地成本、资金成本来讲,不建议自己找地和建设,现在物流地产的回报率跟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议价都在倒亏,企业的发展很容易因为资金的问题受到阻碍。
叁
打造节点,重构园区经营之路
显而易见,随着物流发展逐渐往综合性方向前进,打造园区节点已经刻不容缓。
◆那么在实践中,有哪些可行的方法能够改变园区的野蛮生长?
在昨天下午的西部论坛上,分别有6家企业给出了共享、协同、链接三种探索之道。
安徽大中原物流总经理胡加喜
▼
对园区进行精准定位,信息化加持下布局仓配一体。
具体来说,一是定位以小微客户为核心服务群体,扩大客户种类,立足安徽,通过省外合作的方式辐射外部;二是重视信息化建设,自建IT团队打造运营系统;三是在仓储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开放服务,在提供好的仓储服务的基础上顺利推出同城配业务。
厦门朗运物流总经理龚波
▼
在专线联盟的基础上打造共享物流中心。
一是园区的入驻企业要多样化,包括落地配、专线和仓储企业等;二是以共享原则为统一原则,有相似理念和共识的企业才能进来;三是以服务为发展的核心理念,园区内的企业拒绝价格战。
成都通祥供应链董事长姚月呈
▼
园区与干线企业合作,为干线赋能,协同发展。
一是搭建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为专线企业提供人才支持;二是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三是通过双平台的方式合力打造品牌和标准化运作;四是在财税方式助力干线企业的财税合规化;五是提供客服和风控的支持。
成都川浙物流总经理胡湘华
▼
利用园区的扶持,深耕服务。
一是运营集权,行动统一,企业的发展战略能够快速的执行下去;二是内部的监管体系严格,惩罚制度分明;三是服务为主,搭建线上的互动平台,完善客服服务;四是成就团队,成本领先,所有的团队通过分红的方式分摊成本;五是线路下沉,以稳求胜;六是重视IT技术和物联网系统的运用,做到运输实时跟踪。
驹马物流联合创始人陈黎
▼
园区与城配的合作趋势。
城配离不开货主、仓储和运力,当新的技术、理念进入后,过去的货主需求、物流需求已经不再只是运输的需求,仓储也不只是在仓库,包括运力其实也不等于车辆,所以达到货、仓、运三者之间的协同非常关键,而打造园区节点无非能够为城配企业带来新机会。
上海际链网络副总裁朱琦
▼
现在的科技水平和技术力量让个体的技术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但每个人做新的系统,将来走向联合才能让链接更有效率,用更多的资源分工提升自己的效率,而不是单打独斗。
所以这种环境下有了链接的价值,际链在园区方面做了智联,通过物联网植入的手段在园区里创造一些可能性,如让园区管理更顺畅、公共服务基础更好、信息更协同。
紧接着,百世快运的分拨管理专家曹祥分享了园区的规划与分拨管理经验。
货区的规划与分拨管理。
一是分拨场地的规划,园区越做越多,大干线随着业务的发展会越做越大,而且分拨的面积也会慢慢增多,当干线遍布全国去的时,分拨必须要重视;二是分拨管理,分拨需要节点的管理,比如说卸车,预测货量到达时间安排人员设备,修复包装,检查违规,叉车叉货,还有入库环节等方面的管理,大小共有46项。
◆这些实战经验如何结合到行业内,打造园区的重构和经营之路?
在卡行天下智能枢纽中心总经理邹钰的主持下,5位园区企业老板给出了各自的看法:
江西红土地物流管石平
重中之重就是政企联动,要深度剖析政府物流用地的政策,把风险降到最低,不要一不小心被政府绑架了;其次,积极推动政企合作、校企合作等一系列合作;然后,在对接各个环节的时候,我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公共关系部,专门处理公共部门和职能部门等,掌握政府最新的动态,包括对物流用地的政策。
成都七七物流总经理徐齐生
发挥园区自有的资产优势,最终以园区客户和商家实惠为发展核心进行服务。首先对有想法、发展好的客户给予财力上的支持,优先给他们提供场地;然后集约化,对他们进行一个对等的支持,信息化也好,数字化也好,利用园区的方式跟他们结合。
重庆勤牛物流园董事长陈协洪
园区通过行业抱团做,资产方面考虑近期和远期的规划,我们近期基本上都是采取了利用了就经济放缓,城市建设速度放缓了,重庆闲置的厂房通过抱团把它做成园区,政府规划的大园区里也布局一些场地;另外配备物流地,暂时存储着,等到商贸和物流同时搬迁的时候再启动这些项目的建设。
湖北玖通达物流董事长王其耿
做园区离不开跟地方政府的合作。未来五年要做两件事,一是跟物流园区,包括土地拥有者和租赁方、铁总公司或央企通过各个层次进行有效的资源合作;二是在两个联盟的基础上明年用300亩地做第三个联盟。
河南润之新物流园总经理张志强
专线或其他物流公司,建议大家不要去投资或者做物流园区;在资产这一块,在当地政府没有一个稳定政策的情况下,建议专线企业们也不要盲目的投入,当物流园区不符合当地的规划,所在的物流园区的投资强度也好,纳税也好,都达不到政府的要求,所投的资金很容易打水漂。
站起来,链起来,全国好专线手牵手
物流好专线一网连中华 经过专线企业、园区主、城配企业等多方的讨论与实践案例,园区节点的打造是否能够有一个新的互联互通的模式,今后是否能出现新的园区网络,都是未知的事情,但是在这个趋势下,想必会有更多积极的探索。
物流节点是指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节点大到物流集群、枢纽、物流园区、停车场,小到分拨中心,自提柜等。这些节点能够帮助物流有序地进行“运动(收货)—停顿(集散)—运(派送)”。
壹
物流行业的节点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任何领域都不能再存在一个个信息孤岛,而物流更是如此,作为物流主体的公路运输,离不开综合发展的趋势。
在公路运输中,干线运输又是其复杂网络中的大动脉,物流想要跟着趋势走,干线运输便是重中之重。
◆近两年,国家不断号召经济发展要降本增效,而干线运输靠什么降本增效呢?
关于这个问题,在昨天举办的成都西部论坛中,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汪鸣表示,物流行业的降本增效需要靠规模经济,靠运输规模经济。
汪鸣认为,工业把产量做大会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但是运输不是,用1辆车运和用10万辆车运的单位运输成本不会下降,甚至因为管理的幅度不够宽,运作的效率不够高,车辆越多效率越低,这也是为什么专线企业一般都很小很分散,各自为战却能活得很好的原因。
因为物流运输是网络型的规模经济,是在通道和运输枢纽构建的运输网络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运输效率提升的一种规模经济,如今在互联网跟经济融合的情况下又加进了一个运输平台,所以通道+枢纽+平台会成为运输服务创新的基本业态和模式。
而专线作为干线运输中最庞大的群体,想要转型升级,采用“大通道+枢纽+平台”的方法是关键。
这个枢纽,便有着节点的意思,在整个干线运输中承担着集散转运的作用。
贰
谈“节点为王”,多方在思考
不要小看节点的作用,所有物流活动都是在线路和节点上进行的,而节点的集散效率是影响物流效率的关键因素。
比如京东和菜鸟,为什么频繁布局仓储物流中心?因为这些仓就是商品从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个个节点,一边集一边出;为什么双方都不惜重金打造无人仓,因为节点效率的提升能够帮助整个运输效率的提升。
而在干线运输上,钟鼎创投的董事总经理董中浪认为,物流操作需要空间进行交易,进行节点转换,进行形态转变,所以,发展节点离不开对空间的规划。
目前在国家规划中,有很多所谓的节点城市,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却并没有成长出多少好的节点。
◆那么当前打造节点最大的难题是什么呢?
对此,在西部论坛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探讨中,不少专线、区域网络以及物流园区的经营者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物流人成就好专线 ·『重庆鼎润物流COO高强』表示,园区节点的稳定性和长久性是一个难题,园区频繁拆迁不仅对专线造成伤害,整个物流行业都很痛苦。
·『四川余氏东风物流董事长余开均』认为,政府的态度对于园区节点的发展至关重要,缺乏综合性资源也是节点难以突破的瓶颈之一。
·『上海霄邦物流董事长肖征卫』则表示,对于专线企业来说,现在的园区里同质化竞争太严重,没有形成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而且能够提供的货源和资金支持十分有限。
·『北京源泰隆物流总经理娄凯翔』认为,随着很多城市频繁拆迁,想要找到合适的场站越来越难,如果园区能够提供商场似的联营模式,往集约化方向发展可以解决痛点。
·『石家庄鑫磊物流总经理王武军』对此的看法是,园区拆迁也是服务品质提升的关键,不仅要搬到更合适的园子里,也要通过打造信息化和标准化来提升时效和服务。
·『壹米滴答金桥物流董事长刘显付』认为,以现在的土地成本、资金成本来讲,不建议自己找地和建设,现在物流地产的回报率跟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议价都在倒亏,企业的发展很容易因为资金的问题受到阻碍。
叁
打造节点,重构园区经营之路
显而易见,随着物流发展逐渐往综合性方向前进,打造园区节点已经刻不容缓。
◆那么在实践中,有哪些可行的方法能够改变园区的野蛮生长?
在昨天下午的西部论坛上,分别有6家企业给出了共享、协同、链接三种探索之道。
安徽大中原物流总经理胡加喜
▼
对园区进行精准定位,信息化加持下布局仓配一体。
具体来说,一是定位以小微客户为核心服务群体,扩大客户种类,立足安徽,通过省外合作的方式辐射外部;二是重视信息化建设,自建IT团队打造运营系统;三是在仓储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开放服务,在提供好的仓储服务的基础上顺利推出同城配业务。
厦门朗运物流总经理龚波
▼
在专线联盟的基础上打造共享物流中心。
一是园区的入驻企业要多样化,包括落地配、专线和仓储企业等;二是以共享原则为统一原则,有相似理念和共识的企业才能进来;三是以服务为发展的核心理念,园区内的企业拒绝价格战。
成都通祥供应链董事长姚月呈
▼
园区与干线企业合作,为干线赋能,协同发展。
一是搭建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为专线企业提供人才支持;二是提供资金和场地支持;三是通过双平台的方式合力打造品牌和标准化运作;四是在财税方式助力干线企业的财税合规化;五是提供客服和风控的支持。
成都川浙物流总经理胡湘华
▼
利用园区的扶持,深耕服务。
一是运营集权,行动统一,企业的发展战略能够快速的执行下去;二是内部的监管体系严格,惩罚制度分明;三是服务为主,搭建线上的互动平台,完善客服服务;四是成就团队,成本领先,所有的团队通过分红的方式分摊成本;五是线路下沉,以稳求胜;六是重视IT技术和物联网系统的运用,做到运输实时跟踪。
驹马物流联合创始人陈黎
▼
园区与城配的合作趋势。
城配离不开货主、仓储和运力,当新的技术、理念进入后,过去的货主需求、物流需求已经不再只是运输的需求,仓储也不只是在仓库,包括运力其实也不等于车辆,所以达到货、仓、运三者之间的协同非常关键,而打造园区节点无非能够为城配企业带来新机会。
上海际链网络副总裁朱琦
▼
现在的科技水平和技术力量让个体的技术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但每个人做新的系统,将来走向联合才能让链接更有效率,用更多的资源分工提升自己的效率,而不是单打独斗。
所以这种环境下有了链接的价值,际链在园区方面做了智联,通过物联网植入的手段在园区里创造一些可能性,如让园区管理更顺畅、公共服务基础更好、信息更协同。
紧接着,百世快运的分拨管理专家曹祥分享了园区的规划与分拨管理经验。
货区的规划与分拨管理。
一是分拨场地的规划,园区越做越多,大干线随着业务的发展会越做越大,而且分拨的面积也会慢慢增多,当干线遍布全国去的时,分拨必须要重视;二是分拨管理,分拨需要节点的管理,比如说卸车,预测货量到达时间安排人员设备,修复包装,检查违规,叉车叉货,还有入库环节等方面的管理,大小共有46项。
◆这些实战经验如何结合到行业内,打造园区的重构和经营之路?
在卡行天下智能枢纽中心总经理邹钰的主持下,5位园区企业老板给出了各自的看法:
江西红土地物流管石平
重中之重就是政企联动,要深度剖析政府物流用地的政策,把风险降到最低,不要一不小心被政府绑架了;其次,积极推动政企合作、校企合作等一系列合作;然后,在对接各个环节的时候,我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公共关系部,专门处理公共部门和职能部门等,掌握政府最新的动态,包括对物流用地的政策。
成都七七物流总经理徐齐生
发挥园区自有的资产优势,最终以园区客户和商家实惠为发展核心进行服务。首先对有想法、发展好的客户给予财力上的支持,优先给他们提供场地;然后集约化,对他们进行一个对等的支持,信息化也好,数字化也好,利用园区的方式跟他们结合。
重庆勤牛物流园董事长陈协洪
园区通过行业抱团做,资产方面考虑近期和远期的规划,我们近期基本上都是采取了利用了就经济放缓,城市建设速度放缓了,重庆闲置的厂房通过抱团把它做成园区,政府规划的大园区里也布局一些场地;另外配备物流地,暂时存储着,等到商贸和物流同时搬迁的时候再启动这些项目的建设。
湖北玖通达物流董事长王其耿
做园区离不开跟地方政府的合作。未来五年要做两件事,一是跟物流园区,包括土地拥有者和租赁方、铁总公司或央企通过各个层次进行有效的资源合作;二是在两个联盟的基础上明年用300亩地做第三个联盟。
河南润之新物流园总经理张志强
专线或其他物流公司,建议大家不要去投资或者做物流园区;在资产这一块,在当地政府没有一个稳定政策的情况下,建议专线企业们也不要盲目的投入,当物流园区不符合当地的规划,所在的物流园区的投资强度也好,纳税也好,都达不到政府的要求,所投的资金很容易打水漂。
站起来,链起来,全国好专线手牵手
物流好专线一网连中华 经过专线企业、园区主、城配企业等多方的讨论与实践案例,园区节点的打造是否能够有一个新的互联互通的模式,今后是否能出现新的园区网络,都是未知的事情,但是在这个趋势下,想必会有更多积极的探索。


优秀物流企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