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资讯
(物流城)一个车灯修了28天,专线损失了数万!车辆售后纠纷如此的多,原因何在呢?
上物流城找好专线 随着干线运输企业对运输效率的日益重视,逐渐倾向于购买进口卡车,而进口车辆的售后维修,近两年却在行业内出现了多起纠纷。
今天我们就从一件汽车销售商与专线物流公司间的纠纷事件聊起,说一说二者之间关系。
”
汽车销售商与专线物流之间的关系,究竟该如何定义?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矛盾频发。
事件背景
在成都的专线物流市场,今年出现了多起因进口品牌卡车沃尔沃售后维修问题的纠纷,刚刚过去的10月份就有一起纠纷未解决。对此,记者实地调查和电话采访了该专线企业以及蓉沃4S店。
当事人一:成都志勤物流,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公路货物运输及仓储配载的物流企业,主营成都到江浙地区的长途干线运输。
当事人二:成都蓉沃4S店,为沃尔沃卡车在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唯一授权的4S店,具备销售、售后服务和零配件供应等服务。
10月3日,成都志勤物流的一辆沃尔沃卡车在运输作业过程中因驾驶员操作失误,车辆撞向马路护栏,导致车头的左大灯破损掉落。
志勤物流目前的5辆沃尔沃车均在成都蓉沃4S店购买,整个西南地区只有这一家店提供沃尔沃的售后服务,所以事故发生后,志勤物流将车开到了蓉沃销售公司进行维修。
事件回顾
■ 志勤物流方的叙述(根据实际采访整理而成):
这个车的受损不算严重,蓉沃的维修人员也判定维修难度不大,算上材料准备和定损审核的时间,口头承诺3天时间能够修好,按照以往维修的惯例,志勤物流只需提交保险等审核材料即可。
但这次维修并不顺利,双方前后沟通过多次关于维修价格和方案的问题,10月25日蓉沃带着维修协议找志勤物流签署,志勤认为该协议中只维护蓉沃的权益,有失公平,便没有签署,而志勤并不清楚这个协议不签蓉沃就不修车的事情。
10月31日,当志勤物流询问保险公司此次车辆事故的赔付问题时,才了解到受损车辆还未修好,随后又从蓉沃方了解到,25日的维修协议不签署蓉沃不受理车辆的维修,志勤物流只能将车开回。
对此,志勤物流深感无奈,因为受损不严重,维修并不困难,蓉沃也不缺乏维修所需的零件和工具,但前后拖延了28天,对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维修拖延的4周时间足够该车在正常状态下往返4次成都至江浙的干线运输,加上车辆折损、司机工资的发放,无形之中损失了近6万的利益。
而志勤物流认为以下两点是其不签署协议的原因:
物流人成就好专线 1)首次出现的维修协议颠覆了志勤对沃尔沃车辆售后维修流程的认知,根据以往经验,不存在先签协议再维修的规定,而此次未提前告知协议的事情。
2)协议里规定的关于缴纳车辆滞纳金的内容只维护了蓉沃一方的利益,志勤物流提倡加入“维修期限内未完成维修,给予志勤物流赔付金”的内容未被通过。
■ 蓉沃汽车销售方的叙述(根据实际采访整理而成):
10月3日志勤物流将车开到门店后,维修人员就开始对车辆受损进行判定,虽然车辆出现的问题不严重,但是加上需要提交材料和审核的时间,会耗费几天,最快也需要一个星期左右。
而志勤物流之前在蓉沃修车时,出现过结账不及时的情况,由于是蓉沃的老客户所以之前没有进行约束,但为了保障公司的利益,避免财务问题,今年蓉沃开始出台维修协议来约束托修方的结款时间。
由于志勤物流不同意协议内容,所以需要跟领导多次沟通,耽误了几天时间,造成了维修过程的时间延误。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蓉沃多次与志勤物流协商解决办法,记者于11月1日到志勤物流的总部了解情况时,也遇到了前来沟通的蓉沃员工,西南销售区的总经理也多次与志勤物流龚志兵进行沟通,但双方立场不同,未能达成一致的意见。
立场不同 售后纠纷问题多
记者了解清楚整个事件后,也跟沃尔沃的高层取得了联系,对此沃尔沃表示会调查清楚,并同意媒体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
回顾整个事件,记者发现双方产生纠纷的原因有两点:
1)售后维修时该不该签署维修协议?
记者来到蓉沃公司位于青白江大道的门店,发现周边有东风商用车、乘龙汽车等其他多家4S店,询问关于所购车辆维修时是否需要签署维修协议的问题时,对方均表示不需要。
但记者咨询其公司的法律顾问时了解到,如企业认为有必要,可以在提供服务前拟定服务协议进行权益的维护,所以说在法律的层面上看,蓉沃的维修协议是合法的。
2)该维修协议的内容是否有失公平?
此次纠纷的焦点便是协议内容,志勤物流认为签协议可以,但是不能签署“霸王条款”。
记者就该协议内容向法律顾问咨询,了解到协议内容若只维护了其中一方的权益,那么从法律层面上该协议是非公平性协议,另一方人员可以提出更改要求。
所以,志勤物流向蓉沃公司表达了更改协议内容的诉求,却未被采纳,导致双方意见未能达成一致,协议未签署,车辆维修没有进展。
那为何蓉沃公司不让步不妥协?
或许是因为它是整个西南地区唯一的沃尔沃经销商和售后维修点,在交易过程中占据主导优势,也或许是因为该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为了维护公司利益,选择了坚守立场。
而回顾整个事件,志勤物流的话语权确实比较小:首先,维修定价权在蓉沃手中;其次,维修期限的长短由蓉沃判定;另外就是整个西南地区只有此一家4S店。
■ 事件焦点一:服务商该是什么立场?
在今年初,成都当地的另一家物流公司深南快递也与蓉沃汽车销售公司发生了纠纷,情况类似,一是报价高,车辆受损情况不严重,却报价39万;二是霸王条款,维修协议内容有失公平;三是维修时间长,服务不积极。
■ 事件焦点二:专线企业该如何维权?
从蓉沃的角度看,进行条款约束也有其苦衷,专线物流小散乱,经营管理往往不具备公司制的标准,财务结款、审核的效率都存在不少弊病,所以在与之交易的过程中,很容易被人情关系束缚,使公司利益受损。
所以,专线企业想要避免在售后维修的过程中被服务商的条款“欺负”,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范化运营,遵守信用和时间,让自己摆脱弱势群体的束缚。
其次,了解清楚汽车品牌的经营体系。购买进口汽车无非是为了更好的质量以及享受更好的售后服务,但需要提前了解清楚品牌的口碑和售后规则,很多品牌的销售和售后都是承包给经销商的,总部对经销商的把控没那么严格。
物流好专线一网连中华 最后,专线物流不要以人情化来处理问题,不管是购车还是售后维修,都需在章程的制定下有理有据的进行,使双方的话语权平等,也就是说用制度应对对方的“制度”,约束自己的同时也能约束对方。
今天我们就从一件汽车销售商与专线物流公司间的纠纷事件聊起,说一说二者之间关系。
”
汽车销售商与专线物流之间的关系,究竟该如何定义?二者既相互依存,又矛盾频发。
事件背景
在成都的专线物流市场,今年出现了多起因进口品牌卡车沃尔沃售后维修问题的纠纷,刚刚过去的10月份就有一起纠纷未解决。对此,记者实地调查和电话采访了该专线企业以及蓉沃4S店。
当事人一:成都志勤物流,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公路货物运输及仓储配载的物流企业,主营成都到江浙地区的长途干线运输。
当事人二:成都蓉沃4S店,为沃尔沃卡车在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唯一授权的4S店,具备销售、售后服务和零配件供应等服务。
10月3日,成都志勤物流的一辆沃尔沃卡车在运输作业过程中因驾驶员操作失误,车辆撞向马路护栏,导致车头的左大灯破损掉落。
志勤物流目前的5辆沃尔沃车均在成都蓉沃4S店购买,整个西南地区只有这一家店提供沃尔沃的售后服务,所以事故发生后,志勤物流将车开到了蓉沃销售公司进行维修。
事件回顾
■ 志勤物流方的叙述(根据实际采访整理而成):
这个车的受损不算严重,蓉沃的维修人员也判定维修难度不大,算上材料准备和定损审核的时间,口头承诺3天时间能够修好,按照以往维修的惯例,志勤物流只需提交保险等审核材料即可。
但这次维修并不顺利,双方前后沟通过多次关于维修价格和方案的问题,10月25日蓉沃带着维修协议找志勤物流签署,志勤认为该协议中只维护蓉沃的权益,有失公平,便没有签署,而志勤并不清楚这个协议不签蓉沃就不修车的事情。
10月31日,当志勤物流询问保险公司此次车辆事故的赔付问题时,才了解到受损车辆还未修好,随后又从蓉沃方了解到,25日的维修协议不签署蓉沃不受理车辆的维修,志勤物流只能将车开回。
对此,志勤物流深感无奈,因为受损不严重,维修并不困难,蓉沃也不缺乏维修所需的零件和工具,但前后拖延了28天,对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维修拖延的4周时间足够该车在正常状态下往返4次成都至江浙的干线运输,加上车辆折损、司机工资的发放,无形之中损失了近6万的利益。
而志勤物流认为以下两点是其不签署协议的原因:
物流人成就好专线 1)首次出现的维修协议颠覆了志勤对沃尔沃车辆售后维修流程的认知,根据以往经验,不存在先签协议再维修的规定,而此次未提前告知协议的事情。
2)协议里规定的关于缴纳车辆滞纳金的内容只维护了蓉沃一方的利益,志勤物流提倡加入“维修期限内未完成维修,给予志勤物流赔付金”的内容未被通过。
■ 蓉沃汽车销售方的叙述(根据实际采访整理而成):
10月3日志勤物流将车开到门店后,维修人员就开始对车辆受损进行判定,虽然车辆出现的问题不严重,但是加上需要提交材料和审核的时间,会耗费几天,最快也需要一个星期左右。
而志勤物流之前在蓉沃修车时,出现过结账不及时的情况,由于是蓉沃的老客户所以之前没有进行约束,但为了保障公司的利益,避免财务问题,今年蓉沃开始出台维修协议来约束托修方的结款时间。
由于志勤物流不同意协议内容,所以需要跟领导多次沟通,耽误了几天时间,造成了维修过程的时间延误。
在整个事件过程中,蓉沃多次与志勤物流协商解决办法,记者于11月1日到志勤物流的总部了解情况时,也遇到了前来沟通的蓉沃员工,西南销售区的总经理也多次与志勤物流龚志兵进行沟通,但双方立场不同,未能达成一致的意见。
立场不同 售后纠纷问题多
记者了解清楚整个事件后,也跟沃尔沃的高层取得了联系,对此沃尔沃表示会调查清楚,并同意媒体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
回顾整个事件,记者发现双方产生纠纷的原因有两点:
1)售后维修时该不该签署维修协议?
记者来到蓉沃公司位于青白江大道的门店,发现周边有东风商用车、乘龙汽车等其他多家4S店,询问关于所购车辆维修时是否需要签署维修协议的问题时,对方均表示不需要。
但记者咨询其公司的法律顾问时了解到,如企业认为有必要,可以在提供服务前拟定服务协议进行权益的维护,所以说在法律的层面上看,蓉沃的维修协议是合法的。
2)该维修协议的内容是否有失公平?
此次纠纷的焦点便是协议内容,志勤物流认为签协议可以,但是不能签署“霸王条款”。
记者就该协议内容向法律顾问咨询,了解到协议内容若只维护了其中一方的权益,那么从法律层面上该协议是非公平性协议,另一方人员可以提出更改要求。
所以,志勤物流向蓉沃公司表达了更改协议内容的诉求,却未被采纳,导致双方意见未能达成一致,协议未签署,车辆维修没有进展。
那为何蓉沃公司不让步不妥协?
或许是因为它是整个西南地区唯一的沃尔沃经销商和售后维修点,在交易过程中占据主导优势,也或许是因为该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为了维护公司利益,选择了坚守立场。
而回顾整个事件,志勤物流的话语权确实比较小:首先,维修定价权在蓉沃手中;其次,维修期限的长短由蓉沃判定;另外就是整个西南地区只有此一家4S店。
■ 事件焦点一:服务商该是什么立场?
在今年初,成都当地的另一家物流公司深南快递也与蓉沃汽车销售公司发生了纠纷,情况类似,一是报价高,车辆受损情况不严重,却报价39万;二是霸王条款,维修协议内容有失公平;三是维修时间长,服务不积极。
■ 事件焦点二:专线企业该如何维权?
从蓉沃的角度看,进行条款约束也有其苦衷,专线物流小散乱,经营管理往往不具备公司制的标准,财务结款、审核的效率都存在不少弊病,所以在与之交易的过程中,很容易被人情关系束缚,使公司利益受损。
所以,专线企业想要避免在售后维修的过程中被服务商的条款“欺负”,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范化运营,遵守信用和时间,让自己摆脱弱势群体的束缚。
其次,了解清楚汽车品牌的经营体系。购买进口汽车无非是为了更好的质量以及享受更好的售后服务,但需要提前了解清楚品牌的口碑和售后规则,很多品牌的销售和售后都是承包给经销商的,总部对经销商的把控没那么严格。
物流好专线一网连中华 最后,专线物流不要以人情化来处理问题,不管是购车还是售后维修,都需在章程的制定下有理有据的进行,使双方的话语权平等,也就是说用制度应对对方的“制度”,约束自己的同时也能约束对方。


优秀物流企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