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资讯
(物流城)重金砸入却仅仅冒了个泡!城配这个物流界的“网红”,要怎样才玩得起来呢?
上物流城找好专线 城配,近几年被各方看好,可谓物流行业的「网红」。可尽管资本、政府、物流人在城配领域下了如此大的功夫,城配行业目前仍处于「原始社会」的低水平!目前的城配企业相对于这个上万亿的市场来说,连小鱼小虾都算不上,全是「虾米」。为何?
”
城配这个行业最近几年被各方看好,在物流行业,我们给它的定义就是「网红」。
从2013年开始,政府对城配行业就高度重视,单是商务部这一块就推了很多关于城市配送的政策:先是城市配送试点城市,后来推出了物流标准化,现在又推出了供应链体系建设。几个系列的政策,每一个政策对每一个城市的鼓励金额度是8000万,算下来总金额超100亿。
也正是从2013年起,资本大举进入城配领域,特别是最开始的车货匹配。后来,很多车货匹配企业又纷纷转入到城市配送领域。现在资本对行业的影响力和对行业的驱使度是非常大的,我们看滴滴、摩拜基本上半年到一年就把一个行业给催熟了。
但是奇怪的就是,资本、政府、物流人在城配领域下了这么大的功夫,政府和资本双驱动的情况下,这个行业目前依然没有明显的进步,还是处在一个非常低下的水平,我把它叫做「原始社会」。
1
处在原始阶段但充满机会
城配这个市场还处在一个非常原始的阶段,极度碎片化,没有一个像样的企业。目前的城配企业相对于这个上万亿的市场来说,连小鱼小虾都算不上,全是「虾米」。这是这个行业的特点,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城配也充满了机会。
为什么充满了机会?从我自身的摸索经历来讲,有如下几个看法(仅代表个人看法,欢迎留言补充交流):
■ 第一,市场大
城配1万亿的市场规模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说不止1万亿。单是快消品就是一个10万亿的市场,所以说1万亿的规模是肯定有的。
不过,这个1万亿也是有水分的,因为很多厂家包括经销商,仓储、配送都是由他们自己来做。其实,这1万亿是没有社会化的,为什么没有社会化?未来会不会社会化?这个是我们要关心的问题。
■ 第二,行业重要性
从行业的角度来说,城配汇聚了各种业态。无论是快递、三方还是专线,到最后都要「配」,都有「最后一公里」。所以说城配是各种业态的一个汇聚点,是新零售、新服务的一个入口。城配亦是连接厂家和消费者的、连接终端的一个节点,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资本在城配这里投了几百亿,还没看到一个泡却还继续投的一个重要原因。
■ 第三,高技术含量
城配物流也是一个资源整合性的行业,它做的是「最后一公里」,是「毛细血管」的生意,运作的难度也非常大。
比如公司一个仓要接入一个商超的总仓,涉及的条码数量就多达一万,配送的线路、渠道,包括配送的网点等问题,还涉及到很多统计、运筹等高科技技术。但正是因为他运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客户的粘性非常高。
■ 第四,超级重资产
同样一万平米的仓库,如果做城配的话,带来的收入平均1500万,并且这1500万中还包括租金,不包括租金就1000万。但是如果一万平米的仓你去做快运或做快递,带来的收入可能有两三个亿。
那么除了仓,别的东西还需要多少?大致要10000个托盘,8000个货架,60辆车,货物价值4个亿,1500万的营业额对应的是4个亿的货物!所以这个是非常恐怖的。
■ 第五,连接力
一是城配连接的范围广,生产商、经销商、零售终端都会与城配发生关系。二是上面提到的城配是超级重资产行业,连接力强不是蜻蜓点水,而是发生深层关系的连接。三是连接的关系还很复杂,比如说零售企业,它既是我配货的渠道,也是我的客户,包括经销商也是同样的情况,所以说城配连接的关系也很复杂。
■ 第六,核心数据
大数据一方面很可爱,一方面又会给你带来麻烦,因为有很多不是核心数据,是无效的数据。而城配是真正的核心数据,评判这个企业怎么样除了看报表之外,还看他用了多少水、用了多少电、用了多少包装......
城配是真正从厂家到终端,是对货物全流程的一个追踪溯源,所以说它的数据是有价值的数据。
2
大城配的三大推动力
我的看法是:从2015年到2025年,是城配行业的黄金十年;但城配企业的生存状态却是度日如年。也许有人会问,行业这么好,企业会差?!这里又是一个矛盾,一个误区了。
因为城配行业也在进行整合,洗牌,肯定是要洗掉一些东西的。
现如今,新零售、工业4.0、新物流、智慧城配、自动化等等这些高新的东西受到极度关注。但我们要清楚的是,新零售是建立在「大零售」的基础上的,工业4.0是建立在「大生产」的基础上的。
物流人成就好专线 而我们的城配现在还是「小城配」,行业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还极度碎片化。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大城配」,规模化这条路必须走,而且必须要走在前面。
那么,做大城配推动力在那里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 第一,最大的就是资本
物流行业其实跟互联网一样,都是靠资本推动,因为前期都没有业务,不像别的行业,搞个好的产品,我靠赚的钱来做规模化、全国化。所以资本是非常重要的。
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这个是针对制造业的,对物流行业来说资本是第一推动力,第一生产力。服务业和制造业是不一样的,制造业做产品,做技术是第一推动力;对物流行业来说,资本才是第一生产力。
■ 第二,托盘标准化
做外贸和国际贸易大家都知道集装箱的作用,很多人都说集装箱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这么一个铁做的盒子改变了整个世界。那托盘其实是对内贸易最好的一个工具,只是我们在这方面的应用情况很差。
当然,这跟企业做大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规模做大了自然就标准化,没规模做不了。托盘标准化这一块,不管你愿不愿意、想不想,都要往这个方向走,否则很快你就跟不上行业的进步。
■ 第三,新能源车
很多人可能还仅仅把新能源车理解为一个运输工具,其实新能源车里面有一个很大的玄机。新能源车在看得到的几年内,主要将应用在城配。未来它不仅仅是一个先进的运输工具,它会颠覆整个行业。
大家都知道,城配行业中有几个很重要的东西,无非就是仓和车。政府为什么要推新能源车?因为现在要管10000家城配企业,太痛苦没法管。但是如果未来一个城市只有10家新能源车企业,就很好管了。
未来很有可能每个城市掌握或运营新能源车的企业就那么几家,那么车被这些少数的企业掌控了,政府就很好管控了。所以新能源车也会推动这个行业。
3
共同配送的正确姿势
做大城配,大的方向大家还是很明确的,包括政府2013年就提出了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有很多说法,有的说统仓统配,有的叫集仓集配,但是怎么去做共同配送?大家都知道要做共同配送,怎么去做?怎么做到?共同配送的路在何方?
■ 专注
不要想着什么都做,又想做快消品,又想做家电,又想做落地配,又想做最后一公里、最后500米。你要专注在这个行业,不断去沉淀,去聚集资源,而最关键的资源是货源!
做物流你要抓住货,以前都说物流就是运输,后来这两年进步了一点,说仓配一体化,未来物流一定是销、仓、配一体化。你要把货源抓在手上,把行业研究透,找到行业本质的一些东西。
■ 专业
城配是一个高技术的行业,做的是毛细血管的生意,是要做解决方案的,做的是端到端,是真正打通生产到终端的行业。所以企业必须要具备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举个例子,我们给曼可顿送面包到肯德基,用的是篮子。篮子怎么计数呢?因为面包送过去后篮子并不能马上拿回来,以前靠人工或者不点数,面包很便宜但篮子是很贵的,怎么办呢?后来我们给客户开发了一个专门控篮的系统,这样一来既提升了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又增强了客户粘性,所以,不管客户走到哪儿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你了。
■ 天网
系统这一块对城配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核心,这个系统不仅仅是一个物流系统,而且还是一个订单管理系统。订单里面涉及到报价,特别是城配的报价是非常繁琐的,因为你要解决客户的需要。
物流和商流是结合的,订单系统就是 B2B 的系统,除了专注抓住货源外,你要有对应的系统。基本上和电商一样,你可以在上面下单、管理订单,看得到每一个订单的情况。系统是从厂家到终端打通的,你不仅知道这个区卖了多少产品,还可以看到便利店、娱乐场所等地方的数据,可以去做分析,解决压货的问题。
运输管理系统。做城配对账特别头痛,因为城配单量特别多,每个单又特别小,跟客户对账很麻烦,那如果我们有系统,用系统对单,可以大量节省人工成本。
仓储管理系统。城配的货品类很多,靠人工记不住,包括商品的尺寸、形状全部输入到系统。那么,不同的商品尺寸怎么去上架,都有针对性的上架策略。
■ 地网
地网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全国化,一个是全渠道。
全国化的城配网络,行业内有不同的看法,就是城配主要就是区域化,做一个点,毕竟每个点不一样,所以应该把一个点做深做透,而不是盲目去扩张。因为每个点不一样,不能标准化,不能规模化,所以说你不能全国化。
但是我认为这样是不正确的,我们做生意的第一要务就是客户是上帝,我们要满足客户的需要。而客户生产商又都是全国性的公司,都有全国化的需求,同时他们的售货渠道也是全国性的,所以你的配送网络为什么不是全国性的?它是可以调配资源、可以整合的,很多人都说城配是区域化的,资源没法共享,其实是可以共享的。
物流好专线一网连中华 还有全渠道,你不能说你只做商超,只做电商,因为客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你什么都要做。商超、电商、便利店、批发市场甚至包括监狱,我们都有送,这个是全渠道的配送能力,这也是客户的一个需求。
”
城配这个行业最近几年被各方看好,在物流行业,我们给它的定义就是「网红」。
从2013年开始,政府对城配行业就高度重视,单是商务部这一块就推了很多关于城市配送的政策:先是城市配送试点城市,后来推出了物流标准化,现在又推出了供应链体系建设。几个系列的政策,每一个政策对每一个城市的鼓励金额度是8000万,算下来总金额超100亿。
也正是从2013年起,资本大举进入城配领域,特别是最开始的车货匹配。后来,很多车货匹配企业又纷纷转入到城市配送领域。现在资本对行业的影响力和对行业的驱使度是非常大的,我们看滴滴、摩拜基本上半年到一年就把一个行业给催熟了。
但是奇怪的就是,资本、政府、物流人在城配领域下了这么大的功夫,政府和资本双驱动的情况下,这个行业目前依然没有明显的进步,还是处在一个非常低下的水平,我把它叫做「原始社会」。
1
处在原始阶段但充满机会
城配这个市场还处在一个非常原始的阶段,极度碎片化,没有一个像样的企业。目前的城配企业相对于这个上万亿的市场来说,连小鱼小虾都算不上,全是「虾米」。这是这个行业的特点,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城配也充满了机会。
为什么充满了机会?从我自身的摸索经历来讲,有如下几个看法(仅代表个人看法,欢迎留言补充交流):
■ 第一,市场大
城配1万亿的市场规模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可以说不止1万亿。单是快消品就是一个10万亿的市场,所以说1万亿的规模是肯定有的。
不过,这个1万亿也是有水分的,因为很多厂家包括经销商,仓储、配送都是由他们自己来做。其实,这1万亿是没有社会化的,为什么没有社会化?未来会不会社会化?这个是我们要关心的问题。
■ 第二,行业重要性
从行业的角度来说,城配汇聚了各种业态。无论是快递、三方还是专线,到最后都要「配」,都有「最后一公里」。所以说城配是各种业态的一个汇聚点,是新零售、新服务的一个入口。城配亦是连接厂家和消费者的、连接终端的一个节点,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资本在城配这里投了几百亿,还没看到一个泡却还继续投的一个重要原因。
■ 第三,高技术含量
城配物流也是一个资源整合性的行业,它做的是「最后一公里」,是「毛细血管」的生意,运作的难度也非常大。
比如公司一个仓要接入一个商超的总仓,涉及的条码数量就多达一万,配送的线路、渠道,包括配送的网点等问题,还涉及到很多统计、运筹等高科技技术。但正是因为他运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客户的粘性非常高。
■ 第四,超级重资产
同样一万平米的仓库,如果做城配的话,带来的收入平均1500万,并且这1500万中还包括租金,不包括租金就1000万。但是如果一万平米的仓你去做快运或做快递,带来的收入可能有两三个亿。
那么除了仓,别的东西还需要多少?大致要10000个托盘,8000个货架,60辆车,货物价值4个亿,1500万的营业额对应的是4个亿的货物!所以这个是非常恐怖的。
■ 第五,连接力
一是城配连接的范围广,生产商、经销商、零售终端都会与城配发生关系。二是上面提到的城配是超级重资产行业,连接力强不是蜻蜓点水,而是发生深层关系的连接。三是连接的关系还很复杂,比如说零售企业,它既是我配货的渠道,也是我的客户,包括经销商也是同样的情况,所以说城配连接的关系也很复杂。
■ 第六,核心数据
大数据一方面很可爱,一方面又会给你带来麻烦,因为有很多不是核心数据,是无效的数据。而城配是真正的核心数据,评判这个企业怎么样除了看报表之外,还看他用了多少水、用了多少电、用了多少包装......
城配是真正从厂家到终端,是对货物全流程的一个追踪溯源,所以说它的数据是有价值的数据。
2
大城配的三大推动力
我的看法是:从2015年到2025年,是城配行业的黄金十年;但城配企业的生存状态却是度日如年。也许有人会问,行业这么好,企业会差?!这里又是一个矛盾,一个误区了。
因为城配行业也在进行整合,洗牌,肯定是要洗掉一些东西的。
现如今,新零售、工业4.0、新物流、智慧城配、自动化等等这些高新的东西受到极度关注。但我们要清楚的是,新零售是建立在「大零售」的基础上的,工业4.0是建立在「大生产」的基础上的。
物流人成就好专线 而我们的城配现在还是「小城配」,行业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还极度碎片化。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大城配」,规模化这条路必须走,而且必须要走在前面。
那么,做大城配推动力在那里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 第一,最大的就是资本
物流行业其实跟互联网一样,都是靠资本推动,因为前期都没有业务,不像别的行业,搞个好的产品,我靠赚的钱来做规模化、全国化。所以资本是非常重要的。
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这个是针对制造业的,对物流行业来说资本是第一推动力,第一生产力。服务业和制造业是不一样的,制造业做产品,做技术是第一推动力;对物流行业来说,资本才是第一生产力。
■ 第二,托盘标准化
做外贸和国际贸易大家都知道集装箱的作用,很多人都说集装箱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这么一个铁做的盒子改变了整个世界。那托盘其实是对内贸易最好的一个工具,只是我们在这方面的应用情况很差。
当然,这跟企业做大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规模做大了自然就标准化,没规模做不了。托盘标准化这一块,不管你愿不愿意、想不想,都要往这个方向走,否则很快你就跟不上行业的进步。
■ 第三,新能源车
很多人可能还仅仅把新能源车理解为一个运输工具,其实新能源车里面有一个很大的玄机。新能源车在看得到的几年内,主要将应用在城配。未来它不仅仅是一个先进的运输工具,它会颠覆整个行业。
大家都知道,城配行业中有几个很重要的东西,无非就是仓和车。政府为什么要推新能源车?因为现在要管10000家城配企业,太痛苦没法管。但是如果未来一个城市只有10家新能源车企业,就很好管了。
未来很有可能每个城市掌握或运营新能源车的企业就那么几家,那么车被这些少数的企业掌控了,政府就很好管控了。所以新能源车也会推动这个行业。
3
共同配送的正确姿势
做大城配,大的方向大家还是很明确的,包括政府2013年就提出了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有很多说法,有的说统仓统配,有的叫集仓集配,但是怎么去做共同配送?大家都知道要做共同配送,怎么去做?怎么做到?共同配送的路在何方?
■ 专注
不要想着什么都做,又想做快消品,又想做家电,又想做落地配,又想做最后一公里、最后500米。你要专注在这个行业,不断去沉淀,去聚集资源,而最关键的资源是货源!
做物流你要抓住货,以前都说物流就是运输,后来这两年进步了一点,说仓配一体化,未来物流一定是销、仓、配一体化。你要把货源抓在手上,把行业研究透,找到行业本质的一些东西。
■ 专业
城配是一个高技术的行业,做的是毛细血管的生意,是要做解决方案的,做的是端到端,是真正打通生产到终端的行业。所以企业必须要具备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举个例子,我们给曼可顿送面包到肯德基,用的是篮子。篮子怎么计数呢?因为面包送过去后篮子并不能马上拿回来,以前靠人工或者不点数,面包很便宜但篮子是很贵的,怎么办呢?后来我们给客户开发了一个专门控篮的系统,这样一来既提升了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又增强了客户粘性,所以,不管客户走到哪儿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你了。
■ 天网
系统这一块对城配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核心,这个系统不仅仅是一个物流系统,而且还是一个订单管理系统。订单里面涉及到报价,特别是城配的报价是非常繁琐的,因为你要解决客户的需要。
物流和商流是结合的,订单系统就是 B2B 的系统,除了专注抓住货源外,你要有对应的系统。基本上和电商一样,你可以在上面下单、管理订单,看得到每一个订单的情况。系统是从厂家到终端打通的,你不仅知道这个区卖了多少产品,还可以看到便利店、娱乐场所等地方的数据,可以去做分析,解决压货的问题。
运输管理系统。做城配对账特别头痛,因为城配单量特别多,每个单又特别小,跟客户对账很麻烦,那如果我们有系统,用系统对单,可以大量节省人工成本。
仓储管理系统。城配的货品类很多,靠人工记不住,包括商品的尺寸、形状全部输入到系统。那么,不同的商品尺寸怎么去上架,都有针对性的上架策略。
■ 地网
地网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全国化,一个是全渠道。
全国化的城配网络,行业内有不同的看法,就是城配主要就是区域化,做一个点,毕竟每个点不一样,所以应该把一个点做深做透,而不是盲目去扩张。因为每个点不一样,不能标准化,不能规模化,所以说你不能全国化。
但是我认为这样是不正确的,我们做生意的第一要务就是客户是上帝,我们要满足客户的需要。而客户生产商又都是全国性的公司,都有全国化的需求,同时他们的售货渠道也是全国性的,所以你的配送网络为什么不是全国性的?它是可以调配资源、可以整合的,很多人都说城配是区域化的,资源没法共享,其实是可以共享的。
物流好专线一网连中华 还有全渠道,你不能说你只做商超,只做电商,因为客户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你什么都要做。商超、电商、便利店、批发市场甚至包括监狱,我们都有送,这个是全渠道的配送能力,这也是客户的一个需求。


优秀物流企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