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物流人物
(物流城)陈平:二次创业瞄准电商物流
上物流城找好专线1993年,从日本留学归来的陈平与二哥陈东升各自出资25万元,创立了北京双臣快递有限公司。当年的起点仅仅是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宿舍,七个人和三台车。而那一年的陈平,只有33岁。
2002年,公司营收突破亿元大关。2003年,公司更名为宅急送。到了2006年,陈平以其8亿元的身家登上了胡润百富榜,排名第438位。然而2007年的陈平却不太顺利。因为推进企业内部改革,他与家族成员产生矛盾并且激化。2008年底,作为公司的创始人,陈平选择放弃股权,换得2000万元的资金离开了宅急送。
2009年3月,年届50的陈平再次创业,豪情万丈地成立了新公司——星晨急便。
网易财经:您在创业之前对这个市场调查的结论是什么?
陈平:在创业之前,对这个市场的调查的结论,一是高增长。因为当时所有的电商都是200%的增长,而在物流行业里面的每一个,不管是做仓储、做物流、做派送,还是做什么零担,还是做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的,我们行业增长一直都处在20%-30%之间,而电子商务物流是在200%的增长,这是我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电子商务的物流这个行业是一个高增长的领域。
第二个结果就是,电子商务虽然当时有人在自建物流,京东,那时候凡客也是刚刚起来,亚马逊、当当他们在自建物流。但是我那时候了解的情况就是,他们自建物流所占有的、包裹的配送的比例不足30%,还有70%还是要依托社会物流,就是要用我们这些第三方物流公司。所以我觉得有进入的、非常大的、一个空间和可行性。
第三个就是淘宝物流。我调查的结果就是说,虽然它量特别大,但是淘宝物流有几个短板。第一,不能做代收货款,只能用线上支付,不能在线下支付,而B2C全是线下支付,淘宝C2C没有。我觉得这是我进入的一个机会,因为我在宅急送已经做了六年的线下支付了。第二个就是说,淘宝没有仓库,也就是说淘宝那么大的量,基本上分散在卖家的家里面,他们很难去做集散,就是做货物满天飞,对于物流成本是一个浪费,这是我调查的第二个结论。第三个结论就是没有落地配,比方说北京淘宝的卖家,不管他是有1000个还是有10000个,我们在北京建一个仓,让所有在北京的这10000个卖家的货,全部由工厂直接发到北京这个仓里。完了之后,我们就只要在环渤海的都从北京仓里出,哪怕你的卖家在上海,你也要工厂把货送到北京这个仓里,你不要从上海把货再运到北京来,由快递公司运,这个成本就高了。应该是由厂家把货直接放到北京这个仓里,以后只要是买家在环渤海地区的,300公里以内、500公里以内都从北京仓库出,就不要从广州再寄过来了。这是我调查以后发现淘宝的物流,存在这三大缺陷。而这三大缺陷我觉得正好给我的是机会,我应该能够进入,甚至能够提供很好的服务,促进电子商务物流的一省成本、扩大规模,高速发展,这是我在创业之前调查得到的结果。
网易财经:所以您当时比较乐观?
物流人成就好专线陈平:义无返顾。
网易财经:那当时没有考虑过风险吗?
陈平:当时因为调查的结论这么地诱人,行业200%多的增长,淘宝又有这么多物流的缺失,或者没有做的东西等着我来做,完了之后我又有这么大的一些追随者,一夜之间就几千个加盟商都来加盟我,所以我觉得天时地利人和嘛,没有一条不利的因素在。那时候就觉得我要是出来做的话,肯定应该是成功,应该是可想而知的吧,失败应该是说没有考虑的嘛。
网易财经:按照您最初创立星晨急便时候的想法,您觉得三年后的今天,星晨急便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陈平:按照我2009年创立星晨急便的最初的想法,三年以后的星晨急便,应该是现在的顺丰的这种模式,但是唯一不同于顺丰的就是,星晨急便的平台是向社会开放的,顺丰的模式是不开放的。我指的开放是对同行、对社会、对直客,对是间接的客户,都是开放的。实际上我当时创办星晨急便是受淘宝的商业模式的启发,我当时说了一句话,我说淘宝是线上的星晨急便,星晨急便是线下的淘宝。这个意义是什么呢?就是说淘宝是一个虚拟的平台,买家卖家都在这个虚拟平台上交易,它是开放的,终端是无限的,但是核心部分是由它掌握,网站、域名、服务器,这些由它掌握。所以我就举了个例子,就是星晨急便是线下的淘宝,也就是说中转站、班车、物流系统是我掌握,完了里面的取货的、发货的、送货和收货的,就相当于淘宝的卖货的和收货的人。就是淘宝的卖家,相当于我的上门取货或者小件员;淘宝的买家,相当于我的派送员,是送货上门的,所以我就是在线下搭建了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完了之后由这些收货的加盟商,在这上面去自由交易,或者是去对接,所以当时星晨急便是这么一个设计。
网易财经: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行不通,或者说偏离这个想法了?
物流好专线一网连中华陈平:实际上一年以后,就是淘宝进来以后,阿里巴巴投资进来以后,就发现这个模式目前在推进起来有很多困难。
2002年,公司营收突破亿元大关。2003年,公司更名为宅急送。到了2006年,陈平以其8亿元的身家登上了胡润百富榜,排名第438位。然而2007年的陈平却不太顺利。因为推进企业内部改革,他与家族成员产生矛盾并且激化。2008年底,作为公司的创始人,陈平选择放弃股权,换得2000万元的资金离开了宅急送。
2009年3月,年届50的陈平再次创业,豪情万丈地成立了新公司——星晨急便。
网易财经:您在创业之前对这个市场调查的结论是什么?
陈平:在创业之前,对这个市场的调查的结论,一是高增长。因为当时所有的电商都是200%的增长,而在物流行业里面的每一个,不管是做仓储、做物流、做派送,还是做什么零担,还是做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的,我们行业增长一直都处在20%-30%之间,而电子商务物流是在200%的增长,这是我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电子商务的物流这个行业是一个高增长的领域。
第二个结果就是,电子商务虽然当时有人在自建物流,京东,那时候凡客也是刚刚起来,亚马逊、当当他们在自建物流。但是我那时候了解的情况就是,他们自建物流所占有的、包裹的配送的比例不足30%,还有70%还是要依托社会物流,就是要用我们这些第三方物流公司。所以我觉得有进入的、非常大的、一个空间和可行性。
第三个就是淘宝物流。我调查的结果就是说,虽然它量特别大,但是淘宝物流有几个短板。第一,不能做代收货款,只能用线上支付,不能在线下支付,而B2C全是线下支付,淘宝C2C没有。我觉得这是我进入的一个机会,因为我在宅急送已经做了六年的线下支付了。第二个就是说,淘宝没有仓库,也就是说淘宝那么大的量,基本上分散在卖家的家里面,他们很难去做集散,就是做货物满天飞,对于物流成本是一个浪费,这是我调查的第二个结论。第三个结论就是没有落地配,比方说北京淘宝的卖家,不管他是有1000个还是有10000个,我们在北京建一个仓,让所有在北京的这10000个卖家的货,全部由工厂直接发到北京这个仓里。完了之后,我们就只要在环渤海的都从北京仓里出,哪怕你的卖家在上海,你也要工厂把货送到北京这个仓里,你不要从上海把货再运到北京来,由快递公司运,这个成本就高了。应该是由厂家把货直接放到北京这个仓里,以后只要是买家在环渤海地区的,300公里以内、500公里以内都从北京仓库出,就不要从广州再寄过来了。这是我调查以后发现淘宝的物流,存在这三大缺陷。而这三大缺陷我觉得正好给我的是机会,我应该能够进入,甚至能够提供很好的服务,促进电子商务物流的一省成本、扩大规模,高速发展,这是我在创业之前调查得到的结果。
网易财经:所以您当时比较乐观?
物流人成就好专线陈平:义无返顾。
网易财经:那当时没有考虑过风险吗?
陈平:当时因为调查的结论这么地诱人,行业200%多的增长,淘宝又有这么多物流的缺失,或者没有做的东西等着我来做,完了之后我又有这么大的一些追随者,一夜之间就几千个加盟商都来加盟我,所以我觉得天时地利人和嘛,没有一条不利的因素在。那时候就觉得我要是出来做的话,肯定应该是成功,应该是可想而知的吧,失败应该是说没有考虑的嘛。
网易财经:按照您最初创立星晨急便时候的想法,您觉得三年后的今天,星晨急便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陈平:按照我2009年创立星晨急便的最初的想法,三年以后的星晨急便,应该是现在的顺丰的这种模式,但是唯一不同于顺丰的就是,星晨急便的平台是向社会开放的,顺丰的模式是不开放的。我指的开放是对同行、对社会、对直客,对是间接的客户,都是开放的。实际上我当时创办星晨急便是受淘宝的商业模式的启发,我当时说了一句话,我说淘宝是线上的星晨急便,星晨急便是线下的淘宝。这个意义是什么呢?就是说淘宝是一个虚拟的平台,买家卖家都在这个虚拟平台上交易,它是开放的,终端是无限的,但是核心部分是由它掌握,网站、域名、服务器,这些由它掌握。所以我就举了个例子,就是星晨急便是线下的淘宝,也就是说中转站、班车、物流系统是我掌握,完了里面的取货的、发货的、送货和收货的,就相当于淘宝的卖货的和收货的人。就是淘宝的卖家,相当于我的上门取货或者小件员;淘宝的买家,相当于我的派送员,是送货上门的,所以我就是在线下搭建了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完了之后由这些收货的加盟商,在这上面去自由交易,或者是去对接,所以当时星晨急便是这么一个设计。
网易财经: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行不通,或者说偏离这个想法了?
物流好专线一网连中华陈平:实际上一年以后,就是淘宝进来以后,阿里巴巴投资进来以后,就发现这个模式目前在推进起来有很多困难。


优秀物流企业推荐